随佛祖的足迹
Walking with the Buddha
佛祖释迦牟尼的故居。中国的宗教和文化受佛教影响较大,印度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诞生、顿悟、说法、涅盘之地,寻佛祖的足迹,传扬佛教的众圣地因来自世界各地的朝拜者变得非常热闹。
约2500年前,释迦牟尼出生于喜马拉雅南山脚下的蓝毗尼(Lumbini,属尼泊尔境内)花园,是释迦族净饭王的长子。
目睹人生无法避免的疾苦、生老病死而选择出家的悉达多为了得到克服这一疾苦的智慧,多次寻访名师继续修行朝拜,但是未能通过任何人或任何方法得其智慧。在伽耶(Gaya)附近的山洞历经6年苦行,却毫无收获。放弃苦行过尼连禅(Niranjana)河静坐在菩提迦耶(Bodhgaya)的一鲸菩提树下,发誓如若不能大彻大悟,终身不起。进入盘坐苦思冥想,终于在黎明来临之际'得无上大道'得到了解说。
自古以来众多修道者和朝拜者都聚集在印度教中心地瓦拉纳西(Varanasi)北部的鹿野苑(Sarnath,鹿山),这里是佛祖第一次传授觉悟到的真理的地方(初转法轮)。
之后的45年期间,佛祖曾到灵鹫山和竹林精舍的拉杰吉尔(Rajgir)、祗园精舍的舍卫城(Sravasti)、当时已成立共和国的梵沙利(Vaishali)、Vamsa王国的首都桥赏弥(Kosambi)等地说法。 在梵沙利度过夏安居(整个夏季停留在某一处专心修行)后,为了迎接涅盘而磊下的地方就是拘尸那迦(Kushinagar),当时已是得无上大道45年后,来到这世上80年有余之时。众国王对于佛祖的涅盘感到樊惜,火化后各自分得部分骨灰,在各自的国家建塔(Stupa)供奉。
蓝毗尼园(诞生地)、菩提迦耶(悟道之地)、鹿野苑(初转法轮地)、拘尸那迦(涅盘之地)称为4大圣地。拉杰吉尔(王舍城)、舍卫城(祗园精舍)、梵沙利、为其母飞上天界说法后降落之地沙宾西亚(Sankasya)称之为8大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