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伊朗
 

德黑兰
伊朗首都德黑兰,位于伊朗中部偏北,座落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 脉南麓,市区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东、西、北三面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成弧形状的 丘陵环绕。
德黑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9世纪初期,这里已成为居民住宅点,是当时的著名城市雷伊的郊区,为古代世界著名商道“丝绸之路”往来的歇脚之处。公元
13世纪,因受到强大外族入侵,雷伊城惨遭破坏,随后德黑兰兴而代之,由于这里是伊朗北部东西向大道与通往南部大道的交汇点,于是在短时期内便成为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和贸易中心。
公元1788年,长贾尔王朝的第一代君王阿加·穆罕默德·卡贾尔在这里建都,称之为德黑兰。在波斯语里,“德黑兰”意为“洁净之城”,也可解释为“圣洁的地方”。
在波斯语里,“德黑兰”还有“平原”的意思,这自然是因为城市座落在辽阔的平原上,也是为了同西北部的山区相区别。德黑兰还有一种解释是“炎热的地方”,据说,伊朗历代帝王迟迟没有选中德黑兰建都,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这里夏季太热。然而,自从卡贾尔王朝在这里建都后,德黑兰便一直是伊朗的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黑兰这个名字曾蜚声全球,那是因为苏、美、英盟国首脑于1943年这里聚会并发表了著名的《德黑兰宣言》,号召全世界联合起来击败法西斯德国。
德黑兰市座落在一片平缓的山坡上,海拔1200米到1500米,面积3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900万。德黑兰市区,街道宽阔,绿树成荫,现代化的建筑整齐新颖,其间夹杂着古香古色的清真寺、教堂等,使这座城市显得既古老又年轻。
德黑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盛开着各种鲜花,尤其是波斯人喜爱的玫瑰花到处开放。房前屋后,马路两侧,带有喷泉的街心花园,到处都可以看到鲜花,闻到花香。居民酷爱种花、养花、赏花,许多生活较为富裕的家庭都在自己家门前辟出一块园地,种上花,形成一个小花园,因此,又有人风趣地把德黑兰称为“鲜花城市”。
德黑兰市区名胜古迹和博物馆众多,其中著名的有卡贾尔王朝于公元18世纪先后建立的两道城墙、富丽堂皇的古勒斯坦宫和大理石宫。市内还有陈列丰富历史文物的考古博物馆、国家中央银行地下保险库的珍宝博物馆以及专门展览驰名世界的波斯地毯的博物馆和纪念波斯帝国成立2500年而修建的自由纪念塔等。这些名胜古迹和各类博物馆反映着波斯文化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
自由纪念塔气派雄伟,风格新颖,由西郊麦哈拉巴德国际机场驱车进入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纪念塔。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呈灰白色,采用钢筋水泥和大理石建成。自由纪念塔于1971年10月落成,伊朗建筑师候赛因·阿马那特在设计该塔过程中,既注意吸收外国建塔的优点,同时注意充分体现伊朗建筑的民族风格。塔的底层是博物馆和电影馆。电影馆可容纳500名观众,5部电影机同时在一块宽敞的银幕上放映,影片的主要内容是伊朗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山河风光和名胜古迹。这里是游客云集的地方,想看电影常常要排队等候才能购到入场券。从塔底沿着275级石阶盘旋而上,可到达塔顶的了望台。站在了望台上,环顾四周,金碧辉煌的古老建筑,气势非凡的高楼大厦,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从城南的火车站开始,向北越过旧城区、新城区,直到海拔1600米以上的厄尔布尔士山麓的避暑胜地,德黑兰全城景色尽收眼底。自由纪念塔处在德黑兰城市布局的中轴线上,以塔为起点,4条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伸向远方,像一条细带将条条街道连在一起,使全城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德黑兰市的迅速发展,已有近20余年的时间。进入本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伊朗石油工业的发展,城市建筑骤然增多,城市范围逐渐向厄尔布尔士山南麓扩展。德黑兰几乎集中了伊朗全国制造业的1/3,地毯、丝织品、刺绣等手工业更是久负盛名,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伊朗国家沙漠公园
伊朗沙漠虽然没有具备生存的条件,但却独具一格,是世界上重要的沙漠旅游胜地之一。沙漠的夜间格外美丽,天空群星璀灿,四周万籁俱寂,当你置身于此地,你就会被这里那奇特景色所陶醉,尤其对长年生活在熙熙攘攘的闹市的人们来说,沙漠的夜色更美丽,更具有强大的诱惑力。在沙漠里虽然没有秀丽的山水,鲜艳的花朵,但那一片片金黄色的沙漠和类似被烧焦的黑色山岳,与那耀眼夺目的盐碱地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独特的风光。此外在伊朗国家沙漠公园里,还有一些客栈、沟渠、古城堡等历史古迹,这一切均说明,在历史上曾有不同的民族生活在沙漠的边缘地区。
著名的伊朗国家沙漠公园位于德黑兰东南部,成立于1964年,占地面积60.9万公顷。一开始时是一座打猎场,1976年被命名为国家公园,1978年面积增加到67万公顷,但到1982年由于经济困难国家公园缩小到42万公顷,其实仅仅只有25万公顷为公园,其余的由德黑兰环保局管理。
伊朗国家沙漠公园由于长年干旱,年降雨量非常少,不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但也生长着一些抗旱极强的植物,和一些动物。在沙漠地带能够生存下来,要具有很强的耐力,因此,伊朗国家沙漠公园里的植物和动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伊朗国家沙漠公园里有平原也有高山,生长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植物,还有许多野生动物。平原里生长着沙漠植物和半沙漠植物,动物有羚羊、亚洲豹、亚洲野驴等珍稀动物和蟒蛇。在山区生长有草原植物,动物有野山羊等。
在伊朗国家沙漠公园里还生活着各种鸟类如鹧鸪、鹌鹑等,此外每年都有许多不同种类的鸟从其它地方迁移到沙漠公园盐碱湖泊,给干旱枯燥的沙漠带来了生机。
伊朗国家沙漠公园的另一重要旅游景点是在历史各朝代遗留下来的古迹,其中有巴赫拉姆客栈、城堡、蓄水池、地下水道等等。在历史上,这一地区曾是丝绸之路的一条路段。
巴赫拉姆客栈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建筑,位于瓦拉明东南部100公里处,建于萨珊王朝时期,在萨法维王朝时期重建过一次,现在这座建筑物已成为一个沙漠旅游景点。巴赫拉姆客栈是用石头建造的,有六个观望塔,两道大门。 客栈内有许多房间和仓库,其中有一个宽大的客厅,据说是当时阿巴斯国王居住的客栈,因此,巴赫拉姆客栈也被称作巴赫拉姆宫。
客栈中央有一个水池,距客栈一公里处有一座后宫,但已全部毁坏,现在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距巴赫拉姆客栈2公里处还有一座客栈,其建筑风格基本与巴赫拉姆客栈相似,但规模比较小。现在近一半受到了破坏。

霍梅尼墓
霍梅尼墓位于德黑兰市南郊,始建于1989年。从外观上看象一座大清真寺,金碧辉煌,寺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四座尖塔,塔高91米,表示霍梅尼91岁去世。72个寺门象征伊历1360年4月7日(1981年6月28日)伊斯兰共和党总部爆炸事件中遇难的72名烈士。寺内共有124个石柱,柱间距22 米,意指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伊历11月22日)。柱高12 米,表示什叶派有12个伊玛姆。霍梅尼的墓穴安放在寺的正中间,围以铁栏,其子艾哈迈德·霍梅尼的墓穴安放在旁边。目前,陵墓的周围正在修建商店、医院和经学院。

 

古列斯坦王宫
古列斯坦王宫位于德黑兰市中心,又称玫瑰宫,礼萨·汗和巴列维父子的加冕典礼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古列斯坦王宫建筑风格独特,堪称伊朗建筑的精华,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明镜殿、大理石殿、钻石宫、通风楼等。明镜殿更是堪称伊朗建筑精华中的精华,宫殿内的圆形顶部和四周墙壁都用小块镜子镶嵌。此外,宫殿墙壁上还有著名画家克马尔·穆鲁克创作的数幅名画,使宫殿显得更加富丽堂皇、流光溢彩。

 

 

珍宝博物馆
伊朗中央银行的地下珍宝保险库。它收藏了几个世纪以来伊朗王室最珍贵的国宝,包括恺加王朝和巴烈维王朝的王冠。巴烈维的王冠上镶有3380颗钻石,供重 2000余克拉,还镶有368颗珍珠。馆中有一块20公斤重的刻花金板,板上用小钻石组成文字,它是犹太教民在礼萨国王加冕是进献的。有一个37公斤重的纯金地球仪,上面镶嵌着4万多颗红、蓝宝石,用钻石标出伊朗、中国、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位置。还有长期象征着伊朗王权、镶满珠宝的著名的“孔雀宝座”。
位于菲尔杜西街,建于1937年,目前的展厅建于1956年,展厅中有40多个展柜展出众多珠宝及许多古代装饰物、武器和日常器皿。展柜的设计安排不时地变更,最精彩的有“达里瑶示?努勒”(光芒之海),是—块182克拉重的金刚钻石,呈粉红色,为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最大的业已琢磨的钻石之一,一面刻有法塔赫?阿里?肖的名字;著名的吉考(羽毛状珠宝头饰),总重量为781克拉,属瑙迪尔?肖所有;异常出众的珠宝地球仪,外框和基座均系纯金制造,总重量为34千克,共镶有珍贵宝石51366颗。
地址:邦克马勒卡齐伊朗大厦,在菲尔杜西街
时间:14:00—16:30

阿里加普宫
位于伊玛姆广场西侧的6层建筑,建于17世纪初,又意为“壮丽的门”,由肖阿保斯一世所建。高48米,正门为6层。每层有不同装饰,有两座难以攀登的螺旋形的楼梯。所有的小房间均各有其特点。第三层的“伊吁”有18根木柱,一个木格雕刻的天花板,上面镶有光彩夺目的装饰物和镜子,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一个大理石和铜制的水池中喷出的水柱,看上去令人心神愉悦。是萨法维王朝的国王们用来招待外国使节的宫殿,第六层有一个音乐厅,看台是国王和王室客人观看马球和焰火以及检阅军队的地方。现在它是政权的中心所在,而且是伊朗的第一座摩天楼。

伊玛目清真寺
始建于1612年萨法维一世时期,1638年完成,又称“马斯吉迪乔密亦阿保西”或“国王清真寺”。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砖镶嵌而成,其外形为壁竞式的正门面向正北。清真寺的大门是镀银的,正门高达30米,门上写有许多诗文,由当时著名书法家用漂亮的波斯文纳斯塔利格体书写。它的两个门于侧面的宣礼塔,高达42米;而圣殿边上的宣礼塔则更高达48米。在正门内类似壁龛处的两个镶板上有精美的图案。其前厅辉煌,呈八角形。它有四个“伊旺”,西边那个“伊旺”有一个宽阔的前廊,廊顶建有—座宣礼塔。南边那个“伊旺”是最大的一个,通向一座巨大的祈祷大厅,该厅有两个圆顶,内高38米,外部总高52米。用大块碧玉石或大理石制成的洗礼盆位于正门附近,东部和西部有两座经学堂。伊玛止清真寺是世上最精美的建筑物,是伊朗在建筑、木雕刻釉砖工程上的一个壮丽雄伟的典型,由于建筑的庄严和华丽被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物之一。墙壁上还有反映当时文化艺术最高水准的壁画和装璜。该寺占地面积 17000平方米,是伊斯法罕最大的双层(层距15米)拱顶清真寺。建筑宏伟,设计精美。清真寺拱顶上的尖塔正对着麦加圣地。位于寺院南侧的大拱顶高54 米,主要部分均为镀金或镀银,辉煌夺目,光彩照人。
若站在正对着拱顶的回音石上拍手,即可听到多次洪亮的回音。离拱顶中心越远,回音越弱。在大拱顶的两侧,有两个尖塔,高43米。寺内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日规 ,是当时人们用来测算时间的。在17世纪建寺时,该寺西侧有讲授神学的教室和讲堂。现仍保留多处作礼拜和祈祷的地方。

旺克天主教堂
旺克天主教堂位于新居尔法地区郝岗尼大街,始建于1606年,由大卫主教所建,又名“全救主天主教堂”。教堂里有—个小型博物馆,还有一图书馆。图书馆有藏书25000册,包括亚美尼亚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供神职人员和感兴趣的学者们参阅和研究使用。

 

 

 

 

穆塔哈里清真寺
穆塔哈里清真寺位于巴豪列斯坦广场东面,建于1890年,原名“马斯吉迪 锡帕 萨劳勒”,又名“总司令清真寺”,是德黑兰最大和最重要的清真寺。它既是清真寺,也是神学院。它有8座相互连接的宣礼塔。从建筑风格上看,它既有伊斯法罕的伊玛目清真寺的色彩,也有伊斯坦布尔的哈基亚?苏菲亚清真寺的韵味。它的宣礼塔不高,顶上盖有小型柱形的小塔。黄色和蓝色是整个建筑的主要色彩。清真寺的砖面油光锃亮,朴素交织的图案,赋以精致的色调:淡蓝、淡黄褐和精雅的白色。清真寺里的图书馆收藏有5000册手抄本,有些是独一无二的孤本。现在,还有许多学生在神学院学习。

 

礼拜五清真寺
位于伊玛目广场北面,始建于1602年,18年后才完工。当时,为纪念伟大的黎巴嫩学者谢赫卢特夫劳,国王肖阿保斯兴建了它。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朗清真寺杰作,其巨大的圆顶是用一圈厚达170厘米的砖墙支撑的,看似薄而易破,其实坚固无比。其主色为黄色。其庭院的宣礼塔,好似一座祈祷堂。圆顶建筑外表饰以花卉主题和各式阿拉伯风格装饰。祈祷大厅里拱顶内部的釉面装饰都是——些菱形和阿拉伯图案装饰主题内容,手艺十分细致。那里的“半哈拉布”是用釉砖镶嵌加工和钟乳石状装饰而成,极具艺术价值。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城里最古老的清真寺。

焦麦清真寺
又名“阿拉维扬清真寺”,建于公元10世纪。寺内有一新月形的拱门,有一个以11座半圆形拱门相联的连环拱廊,中间拱门比较宽。在墙上、拱门上和支柱上均有形状不同的几何图案的装饰。它的宣教台和一扇木质门十分独特。这两物都是精美的木刻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座敏拜尔上,有一块饰以 “纳斯赫”书法体的铭文,是于公元1311年,由贾玛鲁丁马立克托乔尔捐赠的。

 

奥朝迪纪念塔
位于德黑兰机场附近,建于1971年,为纪念伊朗帝国成立2500周年而建。又名“自由纪念塔”,是德黑兰市的一个象征。夜色中的自由塔在灯光的照耀下异常雄伟漂亮,风格比较简洁,纪念塔正面有2500块各式石块,共15000种不同形式,呈倒置丫形,建筑物高达50米、其中18米为地下层(地下层为展览厅)。是完全用钢筋水泥浇灌而成的雄伟的塔式建筑,高为三层,为古代建筑与伊斯兰建筑结合的产物。在西北和东南共有电梯可以通往每一层面,也可通达顶部以一览德黑兰市全景。围着自由塔高速行驶的小车很多。在地面上,除博物馆外,还有许多厅堂供举行各种活动之用,如艺术节等。博物馆内还收藏有伊朗国各个时期的展品。

Copyright © 2016 - 2017 MITG. All Rights Reserved. 月亮国际旅游集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43031号